北京茯苓夹饼(图)
2016-01-27 11:18 [怀柔美食] 来源于:网络整理
导读:茯苓饼,又名茯苓夹饼,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,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。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,中间夹有用蜂蜜、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,
茯苓饼,又名茯苓夹饼,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,且此饼当推稻香村最佳。制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做成薄饼,中间夹有用蜂蜜、砂糖熬溶拦匀的蜜饯松果碎仁,其形如满月,薄如纸,白如雪,珍美甘香,风味独特。 关于茯苓饼的制食法,早在800年前的南宋《儒门事亲》中就有记载:“茯苓四两,白面二两,水调作饼,以黄蜡煎熟。”不过这种蜡煎的饼并不好吃。待到了清初,有人提出“糕贵乎松,饼利于薄”的主张,于是,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。 乾隆时山东孔繁台家制的饼“薄若蝉翼,柔腻绝伦”。还有“秦人制小锡罐装饼30张,叫做‘西饼'”也是很薄的。继而,人们又不满足于其淡而无味,随后便加了用多种果仁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,即用两张饼合起来,中间夹馅的茯苓饼。这种茯苓既桂香浓郁,又营养丰富,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补之功。 相传,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,不思饮食,厨师们绞尽脑汁,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,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,味甘性平,且有益脾安神、利水渗湿的功效。于是,以松仁、桃仁、桂花、蜜糖为主要原料,配以适量茯苓粉,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,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。慈禧吃后,很满意。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。因此,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,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。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,成为京华风味小吃。 现今北京的茯苓饼,就是继承了由清宫御膳房流传下来的传统制法,并经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断改进而制作出来的。那每张极薄的饼皮,宛如馅料的包装纸,且饼皮外表的模印图案清晰,精美别致,更富有艺术性。因而,以其质佳味美,驰名全国。 (编辑:admin) |
网友评论
推荐文章
-
柴鸡蛋,重量较小,但是重量小的并非全是柴鸡蛋,现代科...[详细]
-
松鼠黄鱼是京菜菜谱之一,以香菜为制作主料,松鼠黄鱼...[详细]
-
怀柔大水峪村家乡肠,其产品是几代人的祖传配方,已有...[详细]
-
北京特色风味小吃。具有汤汁油亮酱红,肝香肠肥,味浓...[详细]
-
芸豆糕是老北京的名小吃。若追溯它的起源,皇帝的年代...[详细]
-
北京特产怀柔核桃,是北京怀柔地区的著名特产。怀柔核...[详细]
-
早先年,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,老俩口和两个儿子。老俩...[详细]
-
红螺集团现有各类果脯、果干等果制品20多个大类,有苹...[详细]
-
松鼠黄鱼是京菜菜谱之一,以香菜为制作主料,松鼠黄鱼...[详细]
-
怀柔区于1986年播种西洋参280亩,1988年开始出参。由...[详细]
热点阅读